第1029章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_剑猎天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29章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第(2/3)页

正好适合干这样的差事。

    事实证明,薛神衣当初的选择实在太对了。

    廉良的确谨小慎微,但他忠君爱国,尤其受其兄廉岗影响,对南楚绝无二心,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主,内心里自有自己的骄傲和执着。

    廉良平日驻守在雁颈关也无甚大事,因为南楚北边是赵国,而且这里也不是边关,就算有战事也有玄武关和雁头关在前面顶着,所以按理他混日子摸鱼就行,毕竟万事无虞,没啥值得他操心的地方。

    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担君之忧,所以廉良平时总是爱瞎琢磨万一战火烧到他这里该怎么办。

    他特别明白“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道理,知道很多事一定要未雨绸缪才行,否则临时抱佛脚就晚了。

    正是因为他想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想尽职尽责地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所以在守城上可是下了大功夫,在北门打造了两座城门,形成瓮城之局,这是他的手段之一。

    其二,借鉴蛇身谷布局,廉良派人在从城墙最高处向城北两侧山峰凿有栈道,利用几个相对平缓之地作为落脚点,也布置了几百哨兵,还配备了一些滚木礌石,以防万一到来的攻击。

    只是由于城北两侧山峰立陡,可用之地太少,让这项工程形同鸡肋,聊胜于无。可是廉良却乐此不疲,反正平时有大把空闲时间,所以经常身先士卒,带头开凿栈道,士兵们自然不敢反对,也全力配合,多年下来还真有了一些成果。

    最后,廉良怕万一有敌来攻,城墙不够高,城门不够厚,提前准备了很多木料和砂石袋,在关键时刻可以迅速加高城墙,不用非得拿石头现砌。

    玄武关和雁头关失守的消息传到雁颈关后,廉良差点没被吓死,放进那些溃败下来的将士和百姓外,立刻开始着手城墙的加高和城门的加固。

    城里的木匠差不多都被他征用过来,利用原先早就准备好的木材搭起木架,之后用砂石填充、夯实,愣是把原有关城拔高十多丈,让这座关城远远看去就像一座宏伟的水坝一样高耸。

    而为了避免城门被撞开,廉良干脆把城门用砂石填死,所以就算城门被撞碎,北赵大军也进不来。

    尤其这里还是瓮城,后面还有一道城墙和城门,所以廉良觉得万无一失,定可将北赵大军拦于雁颈关关外。

    穆可罕当初没有乘胜追击显然错得离谱,因为短短几日下来,雁颈关已经变成了铜墙铁壁。

    所以当龙将军章越合、虎将军李怀安、豹将军曹少钦、鹰将军董天鹰带领了三万人马前来攻打时,第一场大战就惨败而退,死了一千多人。

    北赵军屠城的恶行早就传到雁颈关,守城将士都知道,如果放这些恶狼进入,自己的下场绝对好不到哪里去,所以全都拼死反击,愣是把五千人马打出了五万的气势。

    守城容易攻城难,所以就算北赵先头大军有三万,可是想拿下雁颈关也是势比登天。

    廉良已经接到楚皇圣旨,知道必须死守雁颈关,否则就是抗旨不遵,是祸及家族的重罪,所以亲自上到城墙上督战,丝毫不敢大意。

    首战告捷,军心大振,这回全城将士无不佩服廉良的高瞻远瞩,否则现在可就危险了。

    如今雁颈关固若金汤,只要城内粮草够用,守上几个月不是问题。

    南楚和北赵真正意义上的交锋正式从雁颈关拉开帷幕。

    一连三日,北赵损兵折将,愣是无法前进一步,把赵喆气得直发疯。

    “废物!一群废物!十万大军轮番攻打,竟然拿不下一个小小的雁颈关,你们都是吃矢长大的吗?”

    几十战将战战兢兢,都不敢出声言语,唯恐赵喆把气撒在自己身上。

    穆可罕实地考察过雁颈关,眼见这座关城几日间像一座雄峰拔地而起,暗暗埋怨自己还是太过于保守了,总想着楚皇会派大军攻打,白白错失拿下雁颈关的最好时机。

    事到如今,硬碰硬实非上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piaotian55.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