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91章 探街 
第(2/3)页
这种抗议和吵闹。
  也有相互问候的。
  “李大嫂,今天卖了多少?”
  “哎呀,  能卖多少啊,又要管家里,还要给孙孙煮饭,每天都没有时间干,我这一月才绩了半斤。”
  “你卖成多少?”
  “十块钱一两,嫌弃我绩得粗,我现在眼睛不好,划细了看不清楚。”
  “就是啊,我也是眼睛不好了,盯久一点眼睛都要模糊。”
  “哎,我儿子儿媳喊我不要绩了,说是给我们寄钱回来,一年半载的寄个三五百块钱回来够用啥啊?娃娃一会儿又要交书本费了,一会儿又要买点农药化肥……”
  “可不,不管多多少少嘛,几点麻线卖了买点油盐也好。”
  “就是这个理,自己辛苦点干一点活儿,卖了当零用钱,当真手板心向上,啥都指望年轻的人拿,搁得高得很。”
  “年轻的在外打点工也不容易,要租房要生活,回来还要路费,我儿子媳妇都有两年没回了。”
  “一样的,上次写信说看过年能不能回来。”
  ……
  真正的市井烟火大约就是她们嘴里  这样吧。
  这个小镇和通安村那边的镇子完全不一样。
  小罗说他们这儿的年轻人十有八九都出门打工去了。
  不像通安村那边,十有八九的年轻人是在本县做工,骑自行车或摩托车每天都能回家。
  通安村八成以上的民房已经由土墙灰瓦变成了红砖的两层小洋楼了,镇上也大变样,汽车摩托车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这条街青石板路,老旧的木门板,还有木阁楼……保持着原风原貌,看起来很舒服,听起来却是落后和贫瘠。
  族望留原籍,家贫走他乡。
  这半条街并不长,总共一百来米,婆媳俩很快就看完了。
  街尾的铺子里传来了肉香味儿,这是一个小面馆,香味是炒的肉臊子,婆媳俩相视一眼抬脚就往里走。
  是的,她们饿了!
  杜红英看看手表,凌晨三点半,小店里只坐了两个人。
  街头人来人往不少,尽管她们卖了麻线,手上有钱,但还是舍不得花钱吃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piaotian55.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