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我只不过是混口饭吃_天狼诀之偷天换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四十七章我只不过是混口饭吃

第(1/3)页

在北唐那片广袤且风云变幻的土地上,市井之中,藏龙卧虎,无数小人物的故事悄然上演,勾勒出时代的独特轮廓。而在都城长安的繁华一隅,有一家不起眼却别具一格的店铺,店主名叫张弛。这名字,似乎就注定了他在这波谲云诡的世道中,以一种独特的姿态,于生活的张力间,坚守着内心的爱国热忱,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  张弛的店铺,主营各类杂货,从日常家用的锅碗瓢盆,到文人墨客喜爱的笔墨纸砚,一应俱全。店面不大,却收拾得井井有条,货物摆放整齐,往来顾客总能在其中寻得所需。张弛为人和善,脸上总是挂着憨厚的笑容,对待每一位进店的客人,无论贫富,皆一视同仁,耐心周到地服务,因此在街坊邻里间,口碑极佳。  长安,作为北唐的都城,虽繁华热闹,却也暗流涌动。彼时,北唐边疆战事频仍,北方的蛮夷部落时常侵扰边境,烧杀抢掠,百姓苦不堪言。朝堂之上,各方势力勾心斗角,对于战事的应对策略亦是争论不休。而这一切,都如涟漪般,逐渐波及到了长安城内的市井生活。物价因战事波动,民生愈发艰难,可即便如此,张弛的店铺,却始终保持着公道的价格,从未因外界的动荡而哄抬物价,坑害百姓。  一日,店里来了一位身着粗布麻衣,神色疲惫的老者。老者在店内徘徊许久,最后拿起一方普通的砚台,眼中满是犹豫之色。张弛见状,上前轻声询问:“老人家,可是这砚台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老者叹了口气,说道:“店家,这砚台倒是好,只是我囊中羞涩,家中孙儿酷爱读书写字,我本想给他买一方好砚台,奈何……”  张弛听闻,微微一笑,说道:“老人家,这方砚台您拿去吧,就当是我送给孩子读书用的。”  老者一愣,眼中满是感激之色,连声道谢。张弛摆了摆手,说道:“老人家,些许小事,不足挂齿。如今这世道艰难,孩子们读书不易,能帮一把是一把。”  此事在街坊间传开后,张弛的名声愈发响亮,人们都夸赞他是个心地善良的好人。可张弛心中清楚,自己所做的,不过是微不足道之事。在他看来,国家有难,百姓受苦,自己虽只是一介市井小民,却也想尽一份绵薄之力。  随着战事的吃紧,北唐朝廷为了筹集军饷,开始在民间增加赋税。一时间,百姓怨声载道,许多小商户更是不堪重负,纷纷关门歇业。张弛的店铺,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每日的营收,除去成本和赋税,所剩无几,可即便如此,张弛依然咬牙坚持着。他知道,若是自己的店铺也关了,周围的百姓生活便会更加不便。  然而,祸不单行。一日,一群身着官服的人来到张弛的店铺,为首的是一个肥头大耳的官吏,此人姓王,平日里在长安城内仗着权势,欺压百姓,无恶不作。王吏走进店铺,眼睛滴溜溜地转了一圈,然后冷笑道:“张弛,听闻你店铺生意不错啊,如今朝廷急需军饷,你可得多交点赋税。”  张弛心中一惊,说道:“大人,小店本小利微,如今赋税已然沉重,实在是无力再多交了。”  王吏脸色一沉,说道:“哼,少在这里装可怜,你若不交,可别怪我不客气,这店铺,可就别想再开下去了。”  张弛心中气愤不已,却又无可奈何。他深知,与这些官吏硬抗,吃亏的只会是自己。思索片刻后,张弛说道:“大人,小店确实拿不出更多的钱了,不过,我愿意为朝廷出一份力。我听闻前线将士缺少衣物,我愿将店内的布料,捐赠一部分给将士们做冬衣。”  王吏听闻,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后冷笑道:“哼,你倒是会算计,想用这点布料就打发我?不过,看在你还算识相的份上,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piaotian55.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