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齐王李重泰_天狼诀之偷天换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四十章齐王李重泰

第(2/3)页

有可能是李重泰伪造的,目的就是为了名正言顺地登上皇位。

李重文坐在书房中,眉头紧锁,手中的茶杯早已凉透。他看着眼前的几位谋士,缓缓说道:“诸位,此遗诏定有蹊跷。以我对父皇的了解,他向来注重平衡,怎会如此轻易地将皇位传给重泰一人?这其中必定有诈。”

一位谋士点头附和道:“殿下所言极是。如今之计,我们必须联合重武殿下,共同对抗李重泰,逼迫他交出遗诏,还朝堂一个公道。”

李重文微微颔首,沉思片刻后,说道:“好,就依先生所言。我这便修书一封,派人送往重武处。”

与此同时,在边疆的营帐中,李重武也收到了关于遗诏的消息。他怒目圆睁,一拳砸在桌子上,吼道:“重泰这小子,竟敢如此大胆,伪造遗诏,妄图篡位!我定不会饶他!”

这时,士兵来报,称李重文的使者求见。李重武心中一动,立刻命人将使者带进来。使者呈上李重文的书信,李重武看完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冷笑:“哈哈,重文这小子,倒是和我想到一块去了。好,既然如此,我们便联手,让重泰知道我们的厉害!”

于是,李重文和李重武决定联手,他们以遗诏真实性存疑为由,各自率领军队,浩浩荡荡地向京城进发。一时间,尘土飞扬,马蹄声如雷,两支军队犹如两条愤怒的巨龙,向着京城奔去。

李重泰得知李重文和李重武起兵的消息后,并没有丝毫的慌乱。他坐在自己的书房中,手中把玩着一枚玉佩,脸上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哼,这两个蠢货,竟然敢联手对付我。不过,他们也太小看我了。我倒要看看,他们有多大的能耐。”

他叫来自己的心腹谋士,说道:“立刻传令下去,加强京城的防御,同时派人密切关注他们的动向。另外,想办法分化他们的联军,我就不信,他们能一条心走到黑。”

谋士领命而去,李重泰则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着远方,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狠厉:“皇位,终究是我的,谁也别想抢走!”

双方军队在京城郊外首次遭遇,一场小规模的冲突随即爆发。李重武率领的先锋部队犹如猛虎下山,勇猛异常。他们挥舞着手中的兵器,呐喊着冲向李重泰的军队。李重泰的士兵们在这突如其来的冲击下,一时有些慌乱,被迫后退数里。

李重武骑着一匹高大的战马,手持长枪,在战场上纵横驰骋。他的长枪所到之处,敌人纷纷倒下。他一边厮杀,一边怒吼道:“重泰,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然而,李重泰的军队毕竟训练有素,很快便稳住了阵脚。他们在将领的指挥下,开始组织反击。双方士兵在战场上展开了激烈的拼杀,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回荡在整个战场上。鲜血染红了大地,士兵们的尸体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场面惨不忍睹。

经过一番激战,双方都损失惨重,各自收兵回营。李重文和李重武回到营帐后,开始商讨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李重文皱着眉头说道:“重武贤弟,今日这一战,虽小胜重泰,但我们也损失了不少兵力。这京城城墙坚固,防守严密,若要强行攻城,恐怕我们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李重武挠了挠头,说道:“那依皇兄之见,我们该如何是好?”

李重文沉思片刻,说道:“我看我们不如先围城,切断京城的粮草供应,待城中粮草耗尽,军心大乱之时,我们再发动攻城,定能事半功倍。”

李重武点头表示赞同:“好,就依皇兄所言。不过,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重泰那小子诡计多端,说不定会想出什么法子来对付我们。”

于是,李重文和李重武的联军将京城团团围住,开始了漫长的围城之战。而李重泰则凭借着京城坚固的城墙和充足的粮草,进行顽强抵抗。双方陷入了僵持状态,一连数日,战事没有丝毫进展。

在这期间,李重泰与李重文之间的智谋较量也在悄然展开。李重文深知舆论的力量,他在京城外散布谣言,称李重泰意图篡位,已经将皇帝暗中杀害,以此来动摇李重泰在京城内的民心和军心。一时间,京城内人心惶惶,百姓们对李重泰的信任度开始下降。

李重泰得知此事后,心中大怒。他立刻召集谋士商议对策。一位谋士说道:“殿下,李重文此举甚是狠毒,想要从舆论上击垮我们。我们不妨针锋相对,揭露李重文和李重武勾结外敌,意图叛国,还拿出一些伪造的信件作为证据,让他们自食恶果。”

李重泰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寒光,说道:“好,就这么办。我倒要看看,是谁先沉不住气。”

于是,李重泰派人在京城内和联军中散布李重文和李重武勾结外敌的谣言,并拿出了一些伪造的信件作为证据。这些信件看起来有模有样,不由得让人产生怀疑。联军内部开始出现了一些猜疑,一些将领对李重文和李重武的命令执行变得不那么坚决。

李重文得知此事后,心中焦急万分。他找到李重武,说道:“重武贤弟,如今这谣言对我们极为不利,我们必须想办法澄清。否则,军心一旦涣散,我们将必败无疑。”

李重武却不以为然地说道:“皇兄,怕什么!那些都是重泰那小子伪造的,不足为信。我们的士兵都是跟随我们多年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piaotian55.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