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五十六章 皆是心事无可厚非
第(2/3)页
据。 不久,北方边境传来紧急军情,邻国大军压境,形势危急。皇帝召集众谋士商议对策。赵崇抢先发言,提出了一套看似稳妥的防御策略,主张收缩防线,坚守城池,等待援军。陈晓川却力排众议,认为应当主动出击,利用北唐军队熟悉地形的优势,派出精锐骑兵突袭敌军后方,打乱敌军部署,然后再与城中守军内外夹击,方可解燃眉之急。 朝堂之上,谋士们分成了两派,争论不休。皇帝一时难以决断,便问陈晓川:“陈爱卿,你此计虽看似精妙,但万一突袭失败,我军精锐损失惨重,该当如何?” 陈晓川答道:“陛下,臣愿亲率骑兵出征,若突袭不成,臣愿以死谢罪。” 皇帝见陈晓川如此坚决,心中不禁有些动容。 最终,皇帝决定采纳陈晓川的计策。陈晓川率领精锐骑兵,星夜兼程,奔赴边境。在战场上,他充分发挥自己的军事才能,指挥若定,成功突袭了敌军后方,敌军顿时大乱。城中守军见状,士气大振,出城与陈晓川的军队内外夹击,敌军大败而逃。 陈晓川凯旋而归,皇帝对他大加赞赏,赏赐颇丰,并对他更加信任。而赵崇则因之前的种种劣迹,被陈晓川趁机揭露,皇帝大怒,将赵崇贬官流放,其党羽也受到了严惩。 经此一役,陈晓川在北唐的地位更加稳固。但他并未因此而放松警惕,他知道,朝廷中的权谋斗争从未停止。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继续为北唐的发展出谋划策,同时也小心应对着来自各方的挑战。 随着北唐的日益强大,陈晓川却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他发现,皇帝在取得了一些成就之后,开始变得骄傲自满,好大喜功。他不再像以前那样虚心纳谏,对陈晓川的建议也时常置之不理。陈晓川深知,这样下去,北唐必将重蹈覆辙。 陈晓川试图劝说皇帝,但皇帝却听不进他的话。无奈之下,陈晓川只好退而求其次,将自己的精力更多地放在培养年轻一代的谋士上。他希望能够通过这些年轻人,继续为北唐的繁荣和稳定贡献力量。 在培养年轻谋士的过程中,陈晓川结识了一位名叫林婉清的女子。林婉清出身名门,才貌双全,性格温柔善良。她对陈晓川的才华和人品十分钦佩,时常前来向他请教问题。久而久之,两人之间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陈晓川深知自己身处乱世,身为谋士,肩负着北唐的兴衰荣辱,他不能轻易地陷入儿女私情之中。然而,林婉清的温柔善良和深情厚意却让他难以抗拒。经过一番内心的挣扎,陈晓川最终还是决定接受林婉清的感情。 然而,命运却对他们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就在陈晓川和林婉清准备结婚之际,北唐突然遭遇了一场严重的旱灾。庄稼颗粒无收,百姓流离失所,饿死病死的不计其数。皇帝下令陈晓川负责赈灾事宜,陈晓川不得不放下个人的感情,全身心地投入到赈灾工作中。 在赈灾过程中,陈晓川发现了一些官员贪污赈灾物资的行为。他毫不留情地将这些官员绳之以法,确保了赈灾物资能够真正地发放到百姓手中。然而,他的这一行为却再次触动了一些权贵的利益。这些人联合起来,向皇帝进谗言,说陈晓川在赈灾过程中中饱私囊,故意拖延时间,导致灾情加重。 皇帝听信了这些谣言,一怒之下,下令将陈晓川关进大牢,等候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piaotian55.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