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〇一章 错就错了心不干呀!_天狼诀之偷天换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〇一章 错就错了心不干呀!

第(1/3)页

  北唐的宫廷内,李太仙作为文胆,地位尊崇。他身着一袭素雅的长袍,头戴玉冠,气质儒雅中透着一股不凡。每日清晨,他穿过宫廷那雕梁画栋的长廊,向着御书房走去,身后是初升太阳洒下的光影,仿佛在为这位身负才情的谋士铺上一条通往荣耀之路。  李太仙自幼便展现出惊人的文学天赋,诗词歌赋信手拈来,对于治国理政之策也有着独特的见解。他被北唐皇室招揽后,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才华,为北唐拟定了一系列的政令和外交方略,让北唐在周边诸国中崭露头角。他的每一篇奏章都像是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文字优美且极具说服力,使得北唐皇帝对他倚重有加。  在宫廷的宴会之上,李太仙更是众人瞩目的焦点。当乐师奏响悠扬的乐曲,舞女翩翩起舞之时,文人墨客们聚集在一起吟诗作画。李太仙往往是最后出场,他出口成章,诗句中蕴含的意境和深度,让在场的人无不折服。他的名声如同春日里盛开的繁花,在北唐的土地上绚烂绽放。  然而,在这看似繁华平静的表象之下,却隐藏着无数暗流。朝廷中,以右丞相李厮为首的保守派势力对李太仙日益增长的影响力深感不满。他们认为李太仙过于激进的策略会破坏北唐原有的政治平衡。  在一次朝廷会议上,右丞相李厮提出了对李太仙新近提出的改革赋税制度方案的质疑。右丞相李厮捋着胡须,眼中闪过一丝阴霾,说道:“李大人,你这赋税改革之法,虽看似能充盈国库,但却会加重百姓之负担,恐引起民怨啊。”  李太仙则不慌不忙地站起身来,手持折扇,轻摇几下,说道:“右丞相李厮大人,您只看到了其一,却未看到其二。如今北唐之经济,看似繁荣,但实则贫富差距悬殊。此赋税改革,乃是针对富贾豪绅,对普通百姓而言,并无加重之嫌。”  两人各执一词,朝堂之上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乌云密布。龙椅上的皇帝神色威严,却也带着几分期待与审视,看着殿下的两位重臣  ——  李太仙和李厮。这两位,一位是御史大夫李太仙,以刚正不阿、直言敢谏闻名;另一位是北唐右丞相李厮,权倾朝野,智谋过人,但也因手段凌厉而颇受争议。  李太仙身着朝服,身姿挺拔,目光炯炯地盯着李厮,率先开口道:“丞相大人,近日来,下官听闻诸多关于您的传闻,皆关乎您在地方官员任免一事上的专断之举。朝廷官员任免,本有章法,需经过层层考核、举荐,再由吏部审定,可如今却有消息说,许多地方要职皆被您的亲信占据,此等行径,岂不是将朝廷制度视若无物?”  李厮微微皱眉,他一身紫袍,尽显尊贵,回视李太仙,语气沉稳却带着一丝不屑:“李大人,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本官所举荐之人,皆是有能之士,他们为朝廷效力多年,功绩卓著。如今地方上局势复杂,需要这些熟悉当地情况的官员稳定局面,何来专断一说?”  李太仙冷笑一声:“丞相大人,您所谓的有能之士,其中不乏曾有贪污受贿前科之人,也有在之前任上搞得民怨沸腾之辈。就拿黄州知府来说,此人在任期间,大兴土木,为自己修建豪华府邸,耗费大量民脂民膏,百姓苦不堪言。这样的人,如何能担当地方要职?而大人却将他调任更为富庶之地,继续为官,这其中缘由,不得不让人深思啊。”  李厮面色一沉:“黄州知府之事,本官亦有了解。他虽有过错,但也为黄州的水利建设出过力,功过相抵。而且,在新的任上,他定会吸取教训,为朝廷和百姓效力。李大人,您不能因一点小过就否定一个人的全部。”  “小过?丞相大人,您此言差矣。官员贪污腐败,乃是动摇国本之大罪,岂容轻描淡写?若人人皆因有一点功绩就可掩盖贪污之过,那朝廷律法何在?百姓之公平何在?”  李太仙言辞愈发激烈,他向前一步,眼中满是愤怒。  李厮也不示弱,他提高了声音:“李大人,您身为御史大夫,职责是监察百官,但也不能过于苛刻。如今朝廷正值用人之际,不能因些许瑕疵就弃之不用。而且,您如此紧咬不放,是否别有用心?”  李太仙闻言,怒发冲冠:“丞相大人,您这是污蔑!下官一心只为朝廷、为百姓,您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下官所做之事,不过是维护朝廷的公正廉洁,而您却处处袒护有问题的官员,莫不是有不可告人之目的?”  朝堂上的其他大臣们都屏住了呼吸,紧张地看着这两位重臣的交锋。皇帝依旧面无表情,但眼神却变得深邃起来,他在仔细聆听两人的话语,试图从中分辨出是非对错。  李厮冷笑:“李太仙,你口口声声说公正廉洁,可你又是否了解这些官员背后的难处?地方上财政紧张,有些手段也是为了维持政务运转。你在这朝堂之上高谈阔论,却不知民间疾苦。”  李太仙反驳道:“丞相大人,民间疾苦下官怎会不知?但这绝不是官员贪污腐败的理由。朝廷设有专门的财政渠道和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piaotian55.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