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仆固怀恩反叛_天狼诀之偷天换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八章 仆固怀恩反叛

第(3/3)页

初一,诸王、亲戚都前来宫中向李朶祝贺,唯独太子李诵因病无法前来,李朶因而流泪哀叹,从此患病,并一天比一天加重,大约在二十多天中,内宫与外廷断了消息,都不知道李朶与太子平安与否。

                  同月二十三日,李朶于会宁殿驾崩,享年六十四岁。

                  永贞元年九月一日,群臣为李朶上谥号为神武孝文皇帝,庙号德宗。十月十四日,葬于崇陵。

                  矛盾之一:由即位之初信任宰相演变为对大臣的猜忌,并形成了拒谏饰非、刚愎自用的性格。

                  朝廷之上频频发生人事变动,尤其是频繁地更换宰相,使李朶在位时期的朝政,即使偶尔能够呈现令人鼓舞的新气象,也都不过是昙花一现而无法保持下去。人事的纷争使德宗徒有宏图壮志,而不能实现救国兴邦。

                  矛盾之二:由武力削藩转而变为对藩镇姑息。

                  李朶即位后,一直试图削夺拥兵自重的地方藩镇节度使的权力。为此,他不惜使用武力。建中二年正月,河北成德镇节度使李宝臣病死。按照以往藩镇节度使死后将职位和土地传给子孙的规矩,他的儿子李惟岳上表请求继承父位。李朶早想革除藩镇父子相传、不听命朝廷的弊端,坚决拒绝了这一要求。魏博节度使田悦、淄青节度使李正己、山南节度使梁崇义为了他们共同的利益和李惟岳密谋联手,准备以武力抗拒朝廷。李朶征调京西防秋兵万余人戍守关东,并亲自在长安设宴犒劳征讨兵马,打响了武力削藩的战役,并在最初阶段取得了巨大成果:淄青李正己病死后,他的儿子李纳被打得大败,李惟岳被其部将王武俊杀死,只有田悦在魏郡负隅顽抗。成德镇的大将张忠和投降,李朶任命他为成德节度使。但是,李朶在削藩过程中,利用藩镇打藩镇,导致了参与朝廷削藩战役的幽郡节度使朱滔等人的不满。结果,形势发生逆转。建中三年底,卢龙节度使朱滔自称冀王、成德王武俊称赵王、淄青李纳称齐王、魏博田悦称魏王,“四镇”以朱滔为盟主,联合对抗朝廷。

                  同时,淮西节度使李希烈也自称天下都元帅、太尉、建兴王(不久又称楚帝),与四镇勾结反叛。战火一下从河北蔓延到河南,而且东都告急。建中四年十月,李朶准备调往淮西前线平叛的泾原兵马途经长安时,因为没有得到梦寐以求的赏赐,加上供应的饭菜又都是糙米和素菜,士兵发生了哗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泾师之变”。李朶仓皇出逃到乾县,成为北唐继高宗、代宗以后又一位出京避乱的皇帝。泾原兵马拥立朱滔的兄长、曾担任泾原军统帅的朱泚,称大汉帝,年号应天。朱泚进围奉天,前线李晟、朔方节度使李怀光等军从河北撤军勤王,李朶的削藩之战被迫终止。
记住手机版网址:m.piaotian55.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