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三章 与南疆西羟之战(上)
第(2/3)页
家族专权日益不满。西域兵败,便成为赞普收回权力极好契机。圣历元年(六百六十年),已二十三岁的都松茫波杰首先发难,禄东赞长子论钦陵兵溃,在宗喀(青海湟中县)自杀,其弟论赞德率千余人,其子论弓仁率吐谷浑七千军队降唐。结束了持续近半世纪的禄录赞家族贵族专政的局面。
自武则天收复四镇至开夕之乱的半个世纪,唐朝在西域地区仍保持优势,只在大小克什米尔一带与吐蕃发生过战争。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尽征河陇、朔方之将镇兵入靖国难”,西域、河陇军力空虚,吐蕃乘机卷土重来,兵锋首指河西陇右地区。广德元年(六百六十四年),陷凉州,陇右、河西诸郡大部分地区为吐蕃所占,安西四镇和伊、西两州、北庭等地与中央政府联系被切断。建中二年(六百六十七年),沙州失陷,西域更处于不利境地。虽然回纥助唐抗吐蕃,并开通了“回纥”路,但并未完全扭转唐在西域与吐蕃争斗中的劣势。至德三年(六百九十三),吐蕃复攻回纥,北庭、安西无援,相继陷于吐蕃。自此天山北路同河西地区的吐蕃势力连成一片。
开元二十七年(六百三十年),皮逻阁在唐朝的支持下迁都太和城,建立了南疆。南疆政权的确立。唐朝的支持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而唐朝所以支持南疆,则是源于吐蕃争夺洱海地区的控制权。南疆建立之初,皮逻阁奉行对唐和好政策,唐朝抵制吐蕃的目的部分实现。但由于边吏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南疆南郡太守(原姚州都督已改州为郡)张虔陀狂妄昏庸,无视吐蕃咄咄逼人威胁的存在,一味抑制南疆,致使矛盾激化。
天宝七年(六百九十七年),皮逻阁死,子阁逻凤继位。张虔陀先是利用阁逻凤是皮逻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piaotian55.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