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五章民心所向我心安之_天狼诀之偷天换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六十五章民心所向我心安之

第(1/3)页

宸殿的青铜仙鹤香炉腾起袅袅青烟,李近春望着御案前躬身而立的太傅肖书泊,忽然想起幼时被这位夫子戒尺敲打手心的场景。彼时肖书泊总说  “治国如烹小鲜”,可如今这位白发苍苍的老臣,却成了他推行新政最顽固的阻碍。

“启禀陛下,三王爷所奏盐政改制之法,实乃流寇流民之举!”  肖书泊猛地抬头,浑浊的眼珠里燃着怒意,象牙笏板在他手中微微发颤,“自太祖立朝以来,盐铁专营便是国之根本,历代王爷从未敢轻言改动。三王爷竟要将官盐定价削减三成,这不是剜朝廷的心头肉,又是什么?”

龙椅上的皇帝神色阴晴不定,李近春却注意到他袖口处露出的明黄绸缎,边角已磨得起了毛边  ——  这是皇帝近日批阅奏折时,他特意安排内务府送来的素色常服。见皇帝不语,李近春撩起月白锦袍下摆,稳稳跪在青砖上:“太傅此言差矣。盐税虽重,可如今十户百姓,倒有七户买不起官盐。私盐贩子横行,朝廷税收反而锐减,这才是真正的剜肉!”

肖书泊冷笑一声,转身面向满朝文武:“诸位大人且看,三王爷这是要学那商贾,用蝇头小利收买人心!自古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百姓哪懂得什么盐价高低?只要能饱腹,便是朝廷的大恩大德。”

“百姓不懂?”  李近春突然提高声调,惊得殿外的金铃叮咚作响,“上月臣弟微服私访,亲眼见沧州老妪为买盐典当了陪嫁的银簪,最后却换得掺着沙土的劣质盐。老妪捧着盐罐痛哭,说宁愿饿死,也不愿让孙子吃这脏东西!太傅若是见了那场景,还能说出‘民可使由之’的话吗?”

殿内一片哗然。李近春余光瞥见户部侍郎悄悄摸了摸腰间玉佩  ——  那是盐商贿赂他的证物。肖书泊的白须剧烈抖动,像是被人揪住了尾巴的老兽:“三王爷莫要拿些市井  轶事混淆视听!削减盐价,必然导致国库空虚,到时候边疆军饷、河工修缮,银子从何处来?”

“太傅这是本末倒置!”  李近春霍然起身,袍角扫过冰凉的地砖,“百姓是根基,根基不稳,大厦将倾。削减盐价后,私盐无利可图,官盐销量自然大增。臣弟已命人核算,不出三年,税收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增长两成!”  他从袖中抽出一卷泛黄的账本,“这是扬州盐商近五年的走私记录,上面还有各州县官员的受贿签字......”

“放肆!”  肖书泊突然暴喝,手中笏板重重砸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三王爷私自调查官员,这是僭越!陛下,臣请治三王爷越权之罪!”

李近春看着老臣涨红的脸,突然想起三年前,肖书泊曾在御书房教他读《盐铁论》。那时夫子讲  “善为国者,天下之下我高,天下之轻我重”,可如今......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里带着三分悲悯:“太傅,您教过臣弟‘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如今为了维护旧制,竟要将百姓推向绝境,这与您毕生所学,难道不是背道而驰吗?”

肖书泊踉跄后退半步,扶住身旁的蟠龙柱才站稳。他望着眼前这个自己一手教导的学生,突然觉得无比陌生。往日那个恭顺好学的皇子,何时变得这般锋芒毕露?

“陛下,老臣年迈昏聩,实在无法与三王爷辩驳。”  肖书泊突然跪伏在地,白发散落在青砖上,“但请陛下三思,祖宗之法不可废,一旦开了改制的口子,日后必将乱象丛生!”

李近春正要再言,却见皇帝抬手揉了揉太阳穴。这细微的动作让他心中一凛  ——  皇帝的风疾又犯了。“今日暂且议到此处。”  皇帝的声音疲惫不堪,“三王爷将盐政改制细则呈上来,朕再做定夺。退朝!”

随着  “哐当”  一声,殿门缓缓关闭。李近春望着肖书泊佝偻的背影消失在廊柱后,忽然意识到这场辩论远未结束。暮色透过雕花窗棂洒在他身上,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仿佛预示着前方漫长的荆棘之路。

当夜,李近春在王府书房反复修改盐政方案,案头摆着肖书泊当年赠予他的《资治通鉴》。烛火摇曳间,书页上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piaotian55.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