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三十八章陛下,是微臣错了吗?
第(2/3)页
李复明,神色严肃地说道:“陛下,如今北唐初定,百废待兴,百姓尚未从战乱中完全恢复过来,生活依旧困苦。此时大兴土木,修建豪华宫殿,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更会加重百姓的负担,引起民怨。陛下难道忘了,前朝之所以灭亡,不正是因为统治者的奢靡无度,不顾百姓死活吗?” 李复明听了魏无清的话,心中十分不悦。他觉得自己身为皇帝,修建一座宫殿乃是小事一桩,魏无清实在是小题大做。他脸色阴沉地说道:“朕贵为天子,修建一座宫殿又有何不可?你不要总是拿前朝的事情来教训朕。” 魏无清见李复明发怒,却并未退缩。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泪流满面地说道:“陛下,微臣之所以冒死进谏,并非是要教训陛下,而是因为微臣深知陛下乃一代明主,心怀天下苍生。微臣不忍看到陛下因一时之私欲,而做出有损国家和百姓之事。若微臣今日为了讨好陛下,而对陛下的错误视而不见,那微臣又有何颜面面对天下百姓,又如何对得起陛下对微臣的信任?” 李复明听了魏无清的这番话,心中深受触动。他想起了自己登基之初的誓言,要做一个贤明的君主,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他看着跪在地上的魏无清,心中的怒气渐渐消散。他走上前去,亲手将魏无清扶起,感慨地说道:“卿乃朕之明镜也。若不是卿直言相谏,朕险些犯下大错。朕决定,取消修建宫殿之事。” 从此,魏无清直言进谏的名声传遍了整个北唐。他的谏言,虽然常常让李复明感到不悦,但却也让李复明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避免了许多错误的决策。 然而,魏无清的直言进谏,并非总是能得到李复明的理解和支持。随着魏无清在朝堂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一些官员开始嫉妒他,在李复明面前说他的坏话。而李复明,也逐渐对魏无清的过于直言产生了不满。 有一次,李复明在朝堂上与魏无清发生了激烈的争执。事情的起因是李复明想要推行一项新的政策,而魏无清认为这项政策过于激进,可能会给国家带来负面影响。他在朝堂上言辞激烈地反对李复明的决策,让李复明感到十分难堪。 退朝之后,李复明回到后宫,心中的怒火依然未消。他气愤地对萧琴皇后说道:“朕总有一天要杀了那个魏无清,他实在是太过分了,竟然在朝堂之上如此顶撞朕,一点都不给朕面子。” 萧琴皇后听了李复明的话,心中一惊。她深知魏无清对于北唐的重要性,也明白李复明此时正在气头上,需要有人来劝解。 她连忙换上一身庄重的礼服,跪在李复明面前,说道:“陛下,臣妾恭喜陛下。” 李复明被萧琴皇后的举动弄得一头雾水,疑惑地问道:“皇后,你这是何意?朕如此生气,你为何还要恭喜朕?” 萧琴皇后微笑着说道:“陛下,臣妾听闻主明臣直。如今魏无清敢于直言进谏,正是因为陛下是一位贤明的君主。若陛下是昏君,魏无清又怎敢如此大胆?所以臣妾恭喜陛下,得此忠臣。” 李复明听了萧琴皇后的话,心中恍然大悟。他意识到自己刚才的想法实在是太过冲动。他叹了口气,说道:“皇后所言极是。朕险些因为一时之气,而犯下大错。” 虽然李复明最终原谅了魏无清,但这次君臣冲突,还是让他们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一些裂痕。魏无清也察觉到了李复明对自己态度的变化,他心中不禁有些担忧。他不知道自己还能在这朝堂之上坚持多久,也不知道自己的直言进谏,是否还能得到李复明的认可。 随着北唐国力的逐渐增强,周边的一些国家开始对北唐虎视眈眈。在这个关键时刻,朝堂之上的局势也变得愈发复杂。一些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piaotian55.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