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四十章 东瀛国灭
第(3/3)页
,他们没有选择抵抗,而是默默地放下了武器,加入到了民众的行列之中。 城门缓缓打开,城外的北唐军队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惊。只见江户城内,百姓们扶老携幼,夹道欢迎他们的到来。欢呼声、掌声交织在一起,响彻云霄。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颤抖着双手,将家中仅有的一点粮食和清水献给北唐的士兵,眼中饱含着泪水说道:“你们终于来了,我们东瀛百姓已经受够了这暗无天日的生活。北唐是我们的希望,我们愿意迎接你们,只求能过上安稳的日子。” 北唐军队的将领被眼前的一幕深深打动,他下马走到老者面前,恭敬地接过礼物,说道:“老人家,您放心。我们北唐军队是仁义之师,此次前来,只为推翻暴政,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我们定会与东瀛百姓携手共进,重建家园。” 随着江户城的开城迎接,周边的城池也纷纷效仿。百姓们自发组织起来,与北唐军队里应外合,迅速控制了东瀛的大片领土。那些曾经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的权贵们,有的被愤怒的民众抓了起来,交给北唐军队处置;有的则吓得仓皇逃窜,不知所踪。 在北唐军队的帮助下,东瀛各地开始了重建工作。新的政治制度逐渐建立起来,废除了旧有的苛政,减轻了百姓的负担;经济上,鼓励商业贸易和农业生产,引进北唐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使得东瀛的经济逐渐复苏;文化教育方面,开设学堂,传授知识,让更多的东瀛百姓有机会接受教育,提升文化素养。 然而,这一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仍然有一些顽固的旧势力不甘心失败,他们暗中策划着各种阴谋,试图破坏北唐与东瀛百姓共同努力建立起来的和平与稳定。但在北唐军队的严密防范和东瀛民众的积极配合下,这些阴谋都一一被挫败。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东瀛终于迎来了新的生机。曾经破败的城市焕然一新,田野里长满了绿油油的庄稼,百姓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北唐与东瀛之间的交流也日益频繁,两国人民在文化、经济、科技等领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一个繁荣昌盛的新时代。 这场东瀛国民震怒开城迎接北唐军队的事件,成为了两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不仅改变了东瀛的命运,也为北唐与东瀛之间的友好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两国人民共同走向了更加美好的未来。 东沪天皇听闻此言,勃然大怒,立即下令严查此事。一时间,皇宫内陷入了一片混乱,人人自危。经过一番严查,多名大臣被牵连其中,天皇下令将这些叛逆之臣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然而,此事却让天皇对投降之事产生了新的疑虑。他担心即便投降,自己也难以掌控局势,最终落得个悲惨下场。于是,他决定暂时拖延与北唐的谈判,同时暗中调遣军队,加强国都的防御,准备做最后的抵抗。 王中岳在军营中等待多日,却不见东瀛方面的回应,心中便知事情有变。他果断下令,对东瀛国都发起最后的总攻。 一时间,北唐大军如潮水般涌向东瀛国都。投石车将巨大的石块砸向城墙,撞城车猛烈地撞击城门,云梯纷纷架起,士兵们奋勇攀爬。东瀛守军虽拼死抵抗,但在北唐大军的强大攻势下,渐渐难以支撑。 城墙多处被攻破,北唐士兵涌入城内,与东瀛守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城内火光冲天,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宛如人间炼狱。 东沪天皇在皇宫中惊恐万分,他知道,国都已破,大势已去。此时,身边的侍卫纷纷劝他逃离,但天皇深知,天下之大,已无他容身之所。 随着北唐大军逐渐逼近皇宫,东沪天皇万念俱灰。他身着华丽的天皇服饰,手持象征皇权的宝剑,独自一人坐在大殿之上,等待着命运的降临。 最终,王中岳率领着士兵冲进了皇宫。他看着眼前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东沪天皇,心中并无多少怜悯之情。 “你这无道昏君,如今东瀛已灭,你还有何话说?” 王中岳冷冷地问道。 东沪天皇抬起头,眼中满是绝望与不甘,但却又无言以对。他缓缓站起身来,将宝剑扔在地上,以示投降。 至此,东瀛国正式宣告灭亡。北唐大军占领了东瀛全境,开始对这片土地进行重新规划与治理。曾经的东瀛皇室被废黜,其成员或被流放,或被囚禁,曾经辉煌一时的东瀛文化也在北唐的统治下逐渐发生改变。 这场战争,给东瀛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使其从一个独立的国家沦为北唐的属地。但同时,也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新的机遇与变革,在北唐的统治下,东瀛百姓开始了新的生活,历史的车轮也在这片土地上缓缓驶向了一个新的方向。
记住手机版网址:m.piaotian55.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