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心灵受创谁来平_天狼诀之偷天换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六章 心灵受创谁来平

第(1/3)页

  北唐的天空,曾是萧逸笔下诗意翩跹的幕布,宫阙飞檐勾勒出的天际线,藏着他年少时的豪情与绮梦。他以洒脱之态穿梭于朝堂与山水间,文名远扬,世人皆赞其才情风流,仿若尘世谪仙,那时的他,心向暖阳,眸含星芒,不知人间疾苦能有多深。  萧逸生于钟鸣鼎食之家,自幼饱读诗书,才情卓绝,出口成章。其诗风飘逸清新,描绘北唐的山川秀色、宫廷宴乐皆栩栩如生,一时洛阳纸贵,名动公卿。本应在这盛世繁华中顺遂一生,却未料命运的暗潮汹涌而来。  初涉朝堂,萧逸满怀壮志,欲以笔为剑、以诗为刃,辅弼君王成就尧舜之治。他参与宫廷诗会,所作华章引得众人喝彩,却也因此招来侧目与嫉妒。奸佞之臣暗中构陷,在君王面前进谗言,污蔑他诗中暗藏忤逆之意。君王初时不信,但经不住小人日夜挑拨,终是对萧逸起了疑心,一道旨意将他贬谪出京,远赴荒僻之地。  离京那日,秋风萧瑟,长街寂寥,送行之人寥寥无几。萧逸望着巍峨宫城,心中酸涩。曾经的荣耀与憧憬如泡沫般易碎,挚友疏离,亲人失望,往昔围绕身边阿谀奉承之人皆作鸟兽散。马车辚辚,一路颠簸,出了京城繁华地,入了满目凄凉的荒野。  在那偏僻之地,萧逸寄身于破旧茅屋。四周瘴气弥漫,粗茶淡饭难以下咽,更兼疾病缠身,无人问津。往昔挥毫泼墨的手如今长满粗茧,提笔作诗的兴致也在这困窘中消磨殆尽。每念及朝堂上的污蔑与君王的误解,心中便似有烈火灼烧,又似寒冰冻彻骨髓。他在雨夜中独对残烛,泪湿衾枕,不知这冤屈何解,未来何往。  数年后,朝廷局势变幻,新君登基,欲广纳贤才,萧逸得以被召回京。然物是人非,京城依旧繁华喧嚣,可他眼中的光彩已灭。宫廷宴会上,众人皆言他应重拾诗笔,再赋华章,却不知他心中创伤未愈,往昔诗意已在岁月磨难中破碎不堪。虽再度身处雕梁画栋间,却时常在恍惚中忆起茅屋漏雨的凄清,官场倾轧的阴狠,落笔之时,再无当年意气风发,唯有满心悲戚与怅惘。  那曾经浪漫无忧的灵魂,在阴谋陷害、仕途跌宕中千疮百孔。萧逸的心灵创伤,是北唐朝堂风云诡谲的牺牲品,是命运无情拨弄的伤痛之歌。他在这伤痛中徘徊挣扎,试图在往昔的诗韵墨香里找寻慰藉,却又在现实的凄风冷雨中迷失方向,徒留一颗破碎之心,在北唐的余晖中,默默淌血,不知何时才能寻得那一丝愈合的曙光,或许,此生都将在这创伤的阴影下,抱憾前行,往昔的才情与豪情,皆化作了唇边一抹苦涩的自嘲,和眼中无尽的沧桑落寞。  回朝后的萧逸,被安置在一处清冷的宅邸。庭院深深,青苔蔓延于石板缝隙,宛如他荒芜的心绪。新君虽有意重用,但朝堂之上暗流依旧涌动。那些曾陷害他的旧臣余党,虽有所忌惮,却仍在暗处伺机而动,对他的每一步都虎视眈眈。  萧逸被授以编撰典籍之职,看似清闲,实则琐碎繁杂。日复一日地埋首于故纸堆中,校对、注释、整理,那些文字在他眼中渐渐失去了往日的魅力。每一本典籍都似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荣耀,却也映衬着他如今的落寞与寂寥。他时常在工作之余,对着空白的纸张发呆,往昔灵感如泉涌的时刻仿若隔世,如今思绪仿若被禁锢在重重心茧之内,难以挣脱。  一日,宫中传召他为一场盛宴赋诗。萧逸步入那熟悉又陌生的宫殿,华灯璀璨,歌舞升平,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piaotian55.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